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高水平发展!《贵州日报》今日推出第八期“悟思想伟力·看实践创新”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 2024-08-13 20:09:17作者: hthcom华体会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AI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快速推进重点领域科技突破,围绕“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学技术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期专刊,聚焦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要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2021年2月,习在贵州视察时强调
“我们仍将采用国产芯片来攻关。”最近一段时间,贵安新区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念,和他的同事正忙着研发新品“轻量化一体式电机”。华旭科技专门干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研究、生产、销售,“正在研发的新品电机采用国产化芯片,集‘电机+模块’为一体,是我们完成国产车规级芯片替代进口芯片的量产准备后的又一次新尝试。”王念说,只有创新才能闯出生路,不走国产化芯片这条路,没有未来。
2023年12月22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巩固提升现代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优势产业,围绕“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学技术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元前驱体是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材料。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攻关“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制备出高容量、长循环、高安全性三元前驱体,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成果成功运用到铜仁大龙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产业基地,并推广到中伟股份广西钦州、湖南宁乡产业基地。
工人在位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萃取车间巡查设备正常运行情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慧 摄
在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文数据处理团队正在处理FAST观测数据。2023年9月23日,他们通过天文电报(astronomers telegram),向国际同行发布实验室利用FAST新发现的1例快速射电暴(FRB 20200317A)。这是贵州本土单位依托国家大装置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发现的第一例快速射电暴。
近年来,贵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逐渐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异化创新路子,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科学技术实力明显提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湿法净化磷酸生产装置。(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供图)
日前,贵州磷化集团成功获得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新颁发的开阳洋水矿区东翼深部磷矿《采矿许可证》,新增磷矿资源8384.77万吨,为全省推进“富矿精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最大的高浓度磷复肥生产企业,贵州磷化集团始终把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抉择,露天和地下磷矿开采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湿法净化磷酸技术全球领先。2023年7月,年产40万吨工业级食品级净化磷酸装置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投产。这套装置中的生产技术是贵州磷化集团经过多年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技术,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发成功的,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贵州磷化集团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以推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为抓手,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使科学技术创新成为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源动力”。
凭借自主技术创新,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建筑用密封索的系列化开发,直径最大可达200mm,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铜仁奥体中心场馆、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场馆等建设中成功替代进口,为我国大型场馆建设奠定强大的“国产化”基础。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全省一大批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赋能,在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逐步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扎根贵州30余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冯新斌在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健康与污染防控及大气汞循环理论等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成果,为我国履约谈判和汞污染防治作出重要贡献。去年9月,冯新斌获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冯新斌说,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工作人员需要在破解重大科学技术难题上担当作为,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敢于啃硬骨头、打硬仗,以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为贵州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同样获得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技奖的遵义医科大学教授何志旭,长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干细胞科技攻关,为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地中海贫血提供诊疗方案。他带领团队完成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利用”项目,使贵州省干细胞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地位。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贵州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积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人员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将科学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变为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增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陈玲)
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贵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强化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科学技术创新取得长足新进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仪表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何晓璇 摄
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综合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排名全国第24位,为历史最高排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99%,为历史最高,较上年增长0.06个百分点;在国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中“创新发展”部分得到8.6分(总分14分),比上一年度增长0.4分;对市(州)高质量考核创新指标权重从8.17%增加至11.49%,科学技术创新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持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进展,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等过程的管理方式,试点实施基础研究项目经费“包干制”和自主验收,赋予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和科研方向更大的自主权,切实为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减负松绑”,激发科研活力;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贵州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协调机制,引进金融资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贵州医科大学技术交易额突破1亿元,获评贵州综合改革示范奖;搭建科技政策超市,科技服务“指尖办”“一网办”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典型案例。持续营造浓厚的科学技术创新环境,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授奖项目120项;成功举办首届贵州科技节和贵州省科技活动周,首次评选发布贵州省十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组织“科技赋能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主题论坛和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赛事;清镇市、龙里县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县(市);大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引导公民树立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创新战略进一步推进。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动实施六大重大科学技术战略行动的通知》,安排部署深入推动实施六大重大科学技术战略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在航空发动机、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动方面,启动建设黔灵实验室,贵州大学联合国家天文台共建中低频射电天文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面,黔东成为国家锰矿战略紧缺矿产资源安全供应战略核心区和资源基地。矿产资源选冶攻关行动方面,以“赛马制”组织锂资源高效分离提取技术攻关,制备出成本不超过9万元/吨的电池级碳酸锂;取得磷尾矿资源全利用无废渣废水新工艺;编制6组21种矿种“富矿精开”创新链图,为“富矿精开”精准提供科技支撑。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页岩气开采单井试采产量提高20%、投资所需成本下降10.8%;首次完成深部煤层气资源预测,单井日产气量提升140%;煤炭地下气化在六枝化处首次点火成功。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行动方面,小型化、多功能山地智能农机田间试验成功,效率比普通农机提高3倍以上,实现全程自动化;构建贵州黄牛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数字化赋能产业行动方面,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5.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2%;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新增24个,煤矿井下5G和工业网络技术成功应用示范,列入全国煤矿智能化应用典型场景2个。
近年来,锦屏县依托高山台地资源,全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杨晓海 摄(贵州图片库发)
创新赋能进一步显现。大力开展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全力推动科技赋能三次产业,切实把科学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增量”。农业领域,建成高标准农田180.96万亩,中玉801等玉米主推新品种推广154万亩,“油研2020”推广超过132万亩,示范推广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80万亩。工业领域,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总产值达到696亿元、同比增长11.6%,新增六氟磷酸锂产能1万吨,新增新能源累计装机101.9万千瓦;突破高速精密数控轧辊磨床、无心磨床、自动挂簧设备和机器人自动搬运等一批核心技术,有效提升数控磨床产品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实现装配、仓储、物流环节的自动化。建筑领域,全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分别达到24.4%、86.2%;推广磷石膏建材应用项目305个,消纳磷石膏225万吨。旅游领域,建设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打造智慧旅游景区,“一码游贵州”平台累计访问量达5.5亿次、总用户超4000万人。数字领域,累计引进培育新兴数字骨干企业526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7.2%,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3%,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额达到14.48亿元。持续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调整财政资金支出结构,累计投入近6亿元,激励近800家规上工业公司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组织595项新产品研发,有效推动全省规上工业公司新产品营销售卖收入增长33.22%。
创新平台进一步提质。成功重组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7家,新增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筹建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支持“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出台政策措施支持贵安新区加快打造全省科创中心,加快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技术交易市场;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大成果转化基地在开阳县开工建设。
观众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参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旷光彪 摄
创新资源进一步汇聚。快速推进“科技入黔”,首届贵州科技节现场签约35个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开展院士专家贵州行活动,142名院士到贵州开展科学技术合作;与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3家省外高水平科研工作机构开展合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资金1.73亿元,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5项、资金2.04亿元。5名“十层次”人才入选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4名科学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首次面向全省开展科技成果普查,共征集近五年产生的应用技术成果2113项,发布成果411项;强化科学技术金融协同支持,邮政银行贵州省分行授信首批“成果转化贷”贷款1700万元。(邓显彬作者为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经研所高级工程师)
2021年2月,习到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要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近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狠抓“六大产业基地”,以AI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快速推进重点领域科技突破。深入贯彻落实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贵州实践中的核心地位,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持续形成经济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遵义市汇川区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化生产线。贵州图片库供图
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明年工作任务之首,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是确保现代化产业体系独立性的重要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性的核心要素,也是确保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从物质条件上看,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着产业变革,不仅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物质生产与发展空间,更为未来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我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六大产业基地”为最重要的基础,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重要根基,以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为重要支撑,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备极其重大地位的产业体系。以AI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快速推进重点领域科技突破、快速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是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方向。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已成为全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科学技术创新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实践中,贵州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在石漠化防治、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上取得了突破,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培育绿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增强环保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等是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发展方向。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晓青 贾智 摄
以科学技术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习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实践中,贵州各地不断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层次地融合,加快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创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推动现代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示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产业链水平,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逐步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是贵州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的发展方向。
以科学技术创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科技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践中,贵州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生物医药、灾害防治、生态治理等领域不断突破,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持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快贵州省特色专科及短板学科建设,统筹推进省市共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创新,推进住房、交通等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创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等是贵州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发展趋势。(谢忠文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